什么是构音障碍?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这个词汇想必是非常陌生的。所谓构音,是指构成发音的过程,唇、齿、喉、舌、腭、鼻等器官通过精密的合作将空气挤压或是排出口外形成声音。构音障碍就是说这个过程因为某些原因被扭曲了,出现发音不准、口齿不清的问题。
构音障碍经常出现在学龄前儿童和老年人身上,他们或因为先天生理异常,或是由于突发的急性疾病导致其发生。要说起来,3-6岁儿童才是构音障碍最常光顾的群体。
婴幼儿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,常常会经历一段发音较为模糊的阶段。从一岁多开始牙牙学语,到三岁的词汇爆发期,再到四岁之后构句能力的成熟,发音问题多多少少会出现在孩子身上。
有些孩子本身语言天赋就高,暂时的发音问题消失得早也快,有些孩子就没那么幸运了,很多发音问题甚至跟随他们到了小学。如果在确定生理条件正常的前提下,宝宝的发音问题存在时间长、问题严重的话,那么妥妥地就是构音障碍了。
构音障碍的分类和形成原因
构音障碍是一个统称,详细一点可以分为功能性构音障碍、器质性构音障碍和运动性构音障碍。
功能性构音障碍:俗称大舌头,是指生理条件健康的前提下,儿童因为语言环境和教育不良产生的构音障碍
器质性构音障碍:由于构音器官的形态异常导致机能受损而出现的构音障碍,常见的原因有听力障碍、唇腭裂、智力低下等
运动性构音障碍:是指由于后天突发疾病、外伤导致构音器官缺损或肌肉功能受限,比如车祸、脑梗、脑出血等
对于父母来说,我们把